|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拍照、摄影变得越来越容易上手。现在,短视频逐渐成为老年人退休生活的新消遣。近年来无人机和相机结合,成为提供短视频素材的最佳工具,而这种玩法在老年群体,尤其是男性中受到极大追捧。设备不断进步,大家在摄影上纷纷创新,玩法越来越有个性。 手机摄影 “普通人”手机也能出精品 退休后,网名为“普通人”的朱国贤,用手机拍出了一幅幅令人眼前一亮的精品。 2014年4月,退居“二线”后的朱国贤有些不适应清闲的生活状态。为了充实业余生活,他准备买相机玩摄影。此时,他无意中加了一个QQ群,群里发的都是群友用手机拍的照片,其中不乏美片、大片。这让朱国贤感到很震撼。于是,他有了新想法:就用手机搞摄影!主意拿定,他就开始步入了手机摄影的学习和实践之路,并不断拜师。一段时间后,朱国贤的手机摄影作品陆续在媒体发表并获奖,这让他信心大增。 为吸引更多人投入到手机摄影行列,他创办了公众号“普通人手机摄影”,把一些手机摄影爱好者的作品展示出来。起初,响应者不多,他就发动亲友,请他们用手机拍摄生活中的场景,他则负责选择刊登。渐渐的,该公众号影响越做越大。“普通人手机摄影”经过升级改版,现更名为“手机影像志”,半月一期,从不间断。 无人机摄影 航拍海心桥合龙 年逾七旬的伍国新和徐建昌是活跃在广州老年航拍爱好者群中的两位发烧友。他们合作拍了不少好片子,其中之一便是2021年“广州海心桥桥身吊拱顺利合龙”的视频。 谈起创作过程,伍国新说:“海心桥还在建设的时候,我就在默默关注,认为它一定会成为广州新地标,每天都在等记录桥身合龙的高光时刻。”没想到合龙当天,伍国新刚好痛风发作,没法前往现场。于是他赶紧向好友徐建昌求助。徐建昌火速赶到现场,用无人机拍下了珍贵的影像,打出租车把素材送给伍国新。伍国新在家撑着痛风发作的身体,立刻把素材剪辑制作好,刚好赶上当晚与电视台播出新闻同时推出,让更多人及时认识了广州的这张新名片。这条视频给伍国新的微信视频号带来了24万点击量,更让两位老人成为视频平台的“网红”。 视听受限 却成“飞行高手” 河北任丘87岁的华北油田退休职工陈大录是家人和老友眼中的“能人”。他赶时髦、爱钻研,退休后自学网购、拍摄、剪辑……80岁那年,陈大录网购了第一架无人机。第一次试飞成功后,他信心大增,对无人机的兴趣也愈加浓厚。如今,他置备了10余架无人机、7部配套手机,熟练掌握GPS导航、地面卫星定位、无人机飞行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已然成为一名无人机“飞行高手”。 有了无人机,陈大录悉心记录下了生活环境的点滴变化。华北油田创业公园最初是一片荒芜,从它开工建设,再到现在繁花似锦、绿树成荫,陈大录拍下了全部过程。陈大录听力不佳,每次操控无人机飞行,他的老伴都要相伴左右,帮他听飞机声音,一起看飞行方向。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