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门户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鄂尔多斯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最美印记”

2022-11-10 11:38| 发布者: 摄影数码| 查看: 1706| 评论: 0

文章来源:草原视角


2022年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鄂尔多斯市科协组织开展了以“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为主题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弘扬践行“爱国、创新、求是、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今天,让我们走近鄂尔多斯市几位“最美科技工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视角解读他们的故事,从中透视他们的精神风貌、责任担当、为民情怀。


吴桃:盐碱地里“守”出来的“沉甸甸”的果实


黄河流经鄂尔多斯728公里,是全国黄河流经第二长的地级市。自古以来,“黄河之水富河套”,但黄河在带给鄂尔多斯市沿河地区“海海满满米粮川”美称的同时,也形成了大面积一度被称为“土地癌症”的盐碱地。


近年来,鄂尔多斯聚焦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在沿河地区盐碱地开展对虾养殖,不仅使养虾产业在鄂尔多斯从无到有,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还带动了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了让多少人多少年把盐碱地变废为宝的梦想。


梦想成为现实,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水产技术站副站长——吴桃,就是其中优秀的一员。正是这位水产养殖专家,在这场梦想变现中创新叠出、功不可没,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加富裕。


2015年,吴桃怀揣着农牧技术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全身心投入到盐碱地养虾产业的试产当中。鄂尔多斯地区最早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都是直接购买沿海地区淡化好的虾苗,成本高且成活率很低。因此,吴桃在试验初期曾受到不少质疑。


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吴桃坚信科技的力量,同时他也深知,在农业产业一线,没有过硬的技术无法服务人民,技术没有创新则无法推动产业发展。为此,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探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吴桃无数次的研究试验与归纳总结中,经过几年的技术攻关,吴桃终于在2019年突破了沿黄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淡化、标粗的技术瓶颈。据了解,苗场虾苗的盐度通常在千分之二十,虾苗运回来后,需要先在车间淡化10天,将其盐度淡化到与当地盐碱水一致,再放到大棚标粗20-30天,最后才能适应外塘养殖环境。与此同时,他还依据盐碱地特性和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自主研发了“人工海水”配方。


杭锦旗盐碱水的ph值一般在8.5左右,但是在后期养殖过程中可能达到9.2-9.5,是虾苗的致死因素。因此,吴桃想到用“生物絮团”来控制ph值,将其稳定到7.8-8.5之间,这是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关键技术之一。这一突破使当地虾苗成活率从全国平均水平的70%提高到了85%,且成本较其他方法降低50%以上。



文章来源:草原视角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澳洲门户APP

© 澳洲门户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