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静君说影 不论你是否是职业的影像从业者,你一定使用手机拍摄过视频片段,并一定分享过,不论是分享给一位朋友,或是分享朋友圈,你已经是一位视频创作者了。“人人都是创作者”,是vivo VISION+超短片大赛的Slogan,这也是当下手机影像时代的现状。 FIRST青年电影展运营总监 高一天 在FIRST青年电影展活动中,自去年开始加入了超短片大赛单元,鼓励大家使用非专业电影设备,拍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短片参赛。在2022年FIRST青年电影展超短片大赛中,共收集到将近3000条参赛作品,其中有超过50%为手机拍摄,超过80%为90后和00后年轻人的作品。我们在5月30日晚超短片首映暨颁奖礼上,观看了组委会优选出的23部超短片作品,《如果可以》获得“年度超短片”大奖。与会媒体在5月31日,群访了三位重量级嘉宾,他们是vivo影像产品总监 李卓、FIRST青年电影展运营总监 高一天、2022“年度超短片”《如果可以》的获奖导演 刘宽,一起探讨了有关使用手机拍摄视频、电影创作和电影节举办过程中的有趣话题。 ·用手机拍电影,到底靠不靠谱?——这可能是很多人问都不会问的问题,因为答案已经存在于大众的意识中。 如果几千元的手机就可以拍电影,那么几十万元的电影机,又大又沉,摄制班底还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辅助又是何苦呢?我们在西宁奥斯卡影城2号RealD厅观看了23部超短片的首映,除去极个别使用家用监控摄像头和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画面略差外,手机所拍摄的视频素质,在大银幕上已经足够好,好到让我们忽略了录制设备是手机。 刘宽:整体使用手机拍摄的状态。它可以让我的拍摄对象在镜头面前不会展露过多的表演人格,同时又不会有太大的拍摄压力,这是很重要的。另外,手机非常便携,让我们感受他(电影主角:快递员)行动变得更可能,让我们拍摄的过程更接近他的行为本身,这个事情对我的片子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我们其实有去他们快递的宿舍,摄影师带着手机就直接上去了。如果我们拿摄像机是不可能实现的,手机的轻便优势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比如可以拍到更多不同的角度。 2022“年度超短片”《如果可以》的获奖导演 刘宽 ·五分钟的电影是电影吗?它们能带给我们什么?——五分钟的超短片并不是短视频 似乎五分钟的时间,对于很多人拍摄vlog而言都显得很短,用五分钟呈现一部电影到底会是什么样?同样都是使用手机拍摄,那它跟短视频又有什么分别? 文章来源:静君说影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