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新主流 新征程”——8月30日,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大会的分论坛,从内容创新、国际传播、社会责任、技术应用多角度纵论新媒体发展。 重大主题爆款作品如何炼成—— “构筑主流舆论新高地”内容创新论坛 近年来,全国各地新闻单位坚持守正创新,突出内容建设,围绕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出新出彩。重大主题爆款是如何炼成的?8月30日下午,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构筑主流舆论新高地”内容创新论坛,聚焦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融创报道精品创作经验,主创深入分享,专家深刻剖析,揭示创新路径,探寻创优规律。 铸魂,唱响时代强音 扛起主流舆论的大旗,筑牢主流价值的“主心骨”。近年来,全国各地新闻单位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唱响时代强音,让正能量、主旋律更高昂。 新华社全媒编辑中心常务副主任 李柯勇/ 从没有一句解说词的微政论片《领航》,到以科幻角度切入的党史主题创意微电影《望北斗》,在全媒体时代,思想的分量决定着产品的力量,主流媒体压轴镇台之作一定要直击重大主题,用新闻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赢得受众。 光明日报特色品牌栏目《光明追思》/ 特色鲜明、定位清晰、报道及时、内容权威。《光明追思》以消息、通讯、短视频等多体裁,致敬突出贡献知识分子,传承科学家精神,将已故名家大家的故事和风采长留纸间、心间,形成声浪式传播效果,汇聚社会正能量。 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视频中心副主任 闫征/ “离新闻现场近一点儿”“细节是重中之重”是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的经验之谈。创作《无胆英雄张伯礼》时,团队从细节上挖掘线索、积蓄情感、精益求精,选取5张照片,抽丝剥茧展现张伯礼推动中医药抗疫的全程,展现党员初心、医者仁心。 新华日报全媒体社会新闻部主任 王晓映 / “学史讲史,要找到‘助讲’党史的信物、证明,借船出海。”新华日报的《号角催征——解码〈新华日报〉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依托老报纸的369个版面、351篇报道和文章,解读历史、寻访当下,激活党报里的党史故事。 为民,书写人民故事 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反映好人民心声,才能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社交媒体运营三室主编 李志伟 / 为民,是沉下去“看见”。36天的跟拍,呈现出28分钟的纪录片《生死金银潭》。疫情初期,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团队深入武汉金银潭医院,记录医患日常和生死时刻,让人们看到了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故事。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媒体围绕“为民”主题,策划制作了一系列重大时政主题产品,例如生态主题的《江河情缘》,脱贫攻坚主题的《一步千年》。 文章来源:新京报传媒研究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