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来源:福建林业 国家公园不是普通的公园。确切地说,它和自然保护区类似,只是更大、更综合、层级更高、保护更严格。国家公园绝大部分区域属于严格保护区和生态保育区。野生动植物才是这里的主人。保持这里的自然和静怡是全民的责任和义务,享受大自然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也是全民的生态福祉。 国家公园不是绝对排斥人类进入,但开放的部分只占公园面积的很小比例,一般不超过总面积的5%。人们可以进入国家公园的科普游憩区和传统利用区参观、游憩,体验自然之美,感受传统文化,但不能随心所欲,在大自然面前需要把自己当作客人。进入国家公园的参观者一般称为访客(visitor),而不是游客(tourist)。当你签订同意书后购票进入国家公园,意味着你和管理方签订了合同,一切行动都要遵守国家公园的规则。 那么,要进入国家公园,需要注意什么?2017年,笔者在黄石调研了4天,有一些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曾经走过的弯路 世界各国的国家公园各有千秋,但共同的一点是,都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这是付出代价后的经验。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地跨3个州,面积8976平方公里,集火山地质遗迹、地热温泉、森林草地、河流湖泊、高山峡谷、野生动物于一体,美不胜收。100多年来,黄石国家公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黄石国家公园的北大门上写着这样一条标语:“For The Benefit And Enjoyment Of The People(为了人们的利益与快乐)。”说明了个人主义至上的美国,一开始就把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当成了主要目的。 黄石国家公园的资源禀赋极高,但在国家公园建立的初期,没有经费,没有法律,管理松懈,游客肆意妄为,野牛、狼等野生动物被捕杀。到20世纪30年代,狼就在黄石国家公园绝迹了。食物链的破坏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采矿计划等原因,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黄石国家公园列为濒危遗产,黄石国家公园受到黄牌警告,IUCN请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干预阻止采矿,并指出公园面临的其他威胁:公园外围潜在的地热开采和其他地下水钻探正威胁着公园举世闻名的地热资源;伐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筑路、采矿、民宅建筑和新的居民聚集点持续侵犯着公园周围敏感的荒野和重要的野生动物生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日益增加的人熊冲突威胁着灰熊;跨越公园边界的野牛常常遭到屠杀;非法引入湖泊的鲑鱼威胁了黄石原有的刺喉鲑鱼,而后者正是灰熊、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重要的食物资源;离黄石的东北边界仅几英里的上游地区,有一巨大的垃圾堆,不停地向SodaButte溪流中渗溶重金属和酸污染物;一年四季不断增加的参观和考察活动产生了拥挤问题,打扰了野生动物。 文章来源:福建林业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