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门户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长沙市人大代表陈树提议做好岳麓山赫石坡巨型摩崖石刻保护 ... ...

2023-5-26 10:10| 发布者: 摄影数码| 查看: 1573| 评论: 0

文章来源:大公湖南


大公湖南记者 李林


很多长沙市民都知道岳麓山下湖南师大有个叫赫石坡的地方,这个地名为什么叫“赫石坡”,有没有地名证物,却很少有人知道。前不久,长沙市人大代表、湖南工商大学副研究馆员陈树实地勘察时,通过无人机全景拍摄,发现了巨大的摩崖石刻“赫石坡”三个字,每个字长宽各两米多,三个字之间相距约八九米。因为年代久远,有些笔画被野草和植物、沙土掩盖,人若在近处,反而无法看清这三个字,只有在空中用无人机拍摄,才能看清。这三个字分布在30多米高的陡壁(坡度约为60度)中间位置。


据悉,陈树拍摄的王东原书法手迹巨型摩崖石刻全景照片率先公布在媒体上。“赫石坡”巨型摩崖石刻,证明早在一个多世纪前或更早,此地地名就叫赫石坡。日前,陈树在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闭会期间提出了《关于保护“赫石坡”巨型摩崖石刻,打造岳麓山文旅新景点的建议》(第358号)。


目前,陈树代表的建议已被审查通过,并由市人大交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办理。


2月19日上午,麓山景区文物科工作人员及岳麓区文体新局原主管文物保护的副局长谈红等根据人大代表陈树的建议到现场进行了初步勘测,并拟在整体方案出来之前,先设立警示牌,对现场进行初步保护。


赫石坡摩崖石刻 (摄影:陈树)


附:


关于保护“赫石坡”巨型摩崖石刻,打造岳麓山文旅新景点的建议


赫石坡石壁位于长沙岳麓山王东原公馆后50米处,离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后的岳王亭亦不远,因山岩呈暗红色而得名(《说文解字》:“赫,火赤貌。”),附近一带也因为有此石壁而有赫石坡、湖南师大赫石北村等地名。此处石壁位于山体朝东一面,底部宽约30米,向上渐窄,呈倒置的扇形;上下落差达30米,坡度有60至70度,四周为林木遮挡,以往鲜有人问津。近年以其形势险峻、风景独特成为户外攀岩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


2023年1月25日,我到该处进行历史地名踏勘。由于地形限制,该石壁前仍为山坡,没有平地,上下及两侧树木甚密,岩顶仅堪立足,没有架设相机的距离和角度,也没有航拍无人机起飞降落的空间。故以往在报刊以及网络上只能找到俯拍和仰拍的局部照片,从未见到过赫石坡石壁的全貌图。我经过对周边环境的仔细勘察,用无人机从石壁侧下方的林木空隙中飞出,在图传中找到石壁位置后,再降落到与石壁腰部的高度,以超视距方式遥控方式拍下石壁上中下部三张水平角度的照片。当日晚上我将三张拼接为一张完整的赫石坡石壁全貌图时,意外发现石壁上有人工的痕迹,由于我拍的是高清图片,放大一看,原来石壁中部有一个约2米见方,遒劲有力的楷书“石”字,“石”字右侧约10米距离,隐约可辨有 “赫”字,“石”字左侧同样约10米处还有一个文字的半边,该字其余部分为碎石及树木覆盖,结合前文当为“坡”字,也就是石壁中部刻有跨度约20米整体走势由右上往左下稍稍倾斜的“赫石坡”三个大字,,而“坡”字左下侧,原应有落款的位置,因草木过于茂密,已不能找到相关文字。



文章来源:大公湖南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澳洲门户APP

© 澳洲门户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