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老在胡说 汉服,意即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其实正式名称应为华夏衣冠,古又称:汉装、华服,汉衣冠等。 汉服起源于华夏肇始的炎黄时代,定型于春秋战国,汉民族在汉朝正式形成之后,才有了汉服之名,此后,历朝历代均有沿革,但是基本特点从未改变。 从历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周汉汉服、魏晋南北朝汉服、隋唐汉服、宋明汉服四个发展阶段,各有各的特点。 周汉汉服:古朴凝重 魏晋南北朝:风格潇洒飘逸 隋唐汉服:雍容华贵 宋明汉服:集大成者,古朴、典雅、华贵、明快等多种风格并存。 琳琅满目的汉服有众多形制(类似于今天的款式),但可以划分为四大基本形制:衣裳制、袍服制、深衣制、襦裙制。 备注:在古代是有衣冠制度的,衣服是不能随便穿的,所以称其为形制。 一、衣裳制 上衣下裳是古代最基本的服饰形制,也是历代男子礼服的最高形制,一直到明朝都是如此,比如:冕服 ![]() 汉代皇帝冕服 上衣下裳制产生和流行主要在先秦时代,是汉服的源头,是汉服的基础形制,深衣制和袍服制都是上衣下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适应性比较广,不限男女,既可以用于华贵严肃的礼服,也可以用于方便轻松的常服,汉代以后流行的上襦下裙制,上衣下裤制其实也都属于上衣下裳制。 二、深衣制 形成于周朝,周朝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就是常说的春秋战国时期。 深衣制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上衣和下裙分开裁剪,然后缝制在一起,可做礼服,也可做日常穿着,普及率很高,从先秦到明代末年,延续了3000多年。 深衣可分为直裾、曲裾。(裾就是裙子的意思) 作为正式场合的礼服,男女均可穿,大气入药,中正平和。 直裾:左大襟从前胸绕到右后方之后垂直而下,所以叫直裾。 ![]() 直裾 曲裾:弯曲盘绕的裙子,和直裾相比,它的襟围绕这下体层层围绕,最后系于腰部。曲裾在汉代最为流行,上至天子百官,下到平民布衣皆穿曲裾。 ![]() 曲裾 三、袍服制 用一块布裁出上衣和下衣,中间无接缝,自然一体,于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有明显的区别,袍服制始创于隋唐,通裁的服装种类有很多:圆领衫、斓衫、直追、直身、道袍、褙子、长衫、僧衣,在宋代和明代最为流行,皇帝贵族、文人骚客都喜欢这么穿。 ![]() 圆领袍 ![]() 圆领袍 ![]() 斓衫 ![]() 直缀 ![]() 道袍 ![]() 褙子 四、襦裙制 短上衣为襦,上襦下裙,作为一套服饰的统称。 本质上还是上衣下裳制,上衣下裳到了春秋战国之后,往往被称为襦裙,汉朝以后就特指女子襦裙了;短衣长裙,腰间用绳带系扎,衣在内,裙在外。衍生出高腰襦裙、齐胸儒裙,半臂襦裙、对襟襦裙等,一般用于常服,所以普及率很高。 ![]() 除了以上之外,还有上衣下裤形制,上衣下裤是历代男子常服,用于劳作以及日常穿着,十分方便。 文章来源:老在胡说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