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门户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解锁美元操盘手的终极密码,掌控 2024 年人民币大行情!

2024-6-3 21:01| 发布者: 门户生活| 查看: 2247| 评论: 0

文章来源:出海志行

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超级重磅话题——美元主宰世界的终极密码!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印钞机开动"、"印钞机狂转"这样的说法。可是,你真的了解这台神秘的印钞机是怎么运转的吗?掌握着它的操盘手们,到底是如何利用这台机器在全球范围内游走牟利的?

印钞机操盘手的"双剑合璧"术

首先,我们要知道,控制着这台全球印钞机的正是美联储。

美联储基于什么增加或减少流通美元数量?

美联储无法直接控制印钞厂印制多少美元,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

a) 买入国债等证券 - 支付新印的美元,增加流通货币

b) 卖出手中国债等证券 - 回收流通美元,减少货币供应

此外,美联储还可以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贴现率,影响银行体系的放贷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

美元作为信用货币,其价值来自于对美国政府和经济的信任程度。严格来说,美元没有直接锚定任何特定资产,但美联储持有的国债等资产为美元计值提供间接支撑。

美联储并不直接决定印钞数量,而是根据经济数据、通胀率、就业等因素,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目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间接影响流通美元量,以维持价格稳定。

本质反映

  • 美元的本质是央行负债,代表央行对货币的承诺
  • 美债是政府负债,代表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承诺
  • 央行货币政策实质是在调节自身负债(美元)和持有的资产(美债)
  • 扩张时政府发债获得美元支出,收缩时需归还美元偿还债务
  • 美国国债看作美国政府开的欠条,美元看作美联储开的欠条,证券看作企业开的欠条,这就是一个来回交换欠条的游戏。

而美联储掌控美元的"终极密码",就是同时运用两个看似矛盾但实则相辅相成的政策工具——利率政策和资产负债表政策。

你可以把这两个工具比作操盘手的"双剑合璧"。一剑是利率调节,就是我们熟悉的加息或降息;另一剑则是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或紧缩,俗称扩表或缩表。

单独使用任何一剑,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但当这对"双剑"配合使用时,它们就能释放出摧枯拉朽的威力,让全球资产随着"美元海啸"的潮起潮落而起伏波动!

解码利率"剑"的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利率这把"剑"的作用。很多人对加息降息并不陌生,但可能没有真正领会它的核心本质。

其实,利率决定的就是钱的价格。当美联储加息时,美元的价格就会变得更贵;而降息则会让美元相对便宜。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块肉,涨价就是加息,降价就是降息。

那么,价格的变化会对全球资金流动产生什么影响呢?很简单,当美元贵的时候,就会吸引全球"散户"们纷纷把钱"扔"进美国这个"大锅"。反之,当美元价格下降时,这些"散户"们就会开始将钱撤出,寻找其他"菜市场"。

这种"撤钱潮"和"投钱潮"就形成了一种资金的洪流,它在全球范围内游走,给世界各地的资产市场带来阴晴不定的行情。

揭秘资产负债表"剑"的奥秘

如果只靠利率这把"剑",操盘手们的"杀伤力"可能还是有限的。但当它与资产负债表政策这把 "剑"合璧时,那才真正构成了一个"无坚不摧"的终极组合拳!

首先我们得知道,美联储账面上有啥"资产"和"负债"?打开它最新一期的资产负债表,左边的资产主要有美国国债(约 8 万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约 2 万亿美元)等;右边的负债主要有所有银行存放在美联储的准备金(约 3.3 万亿美元)、以及流通在外的美元(约 2.3 万亿美元)等。这两者是相互对应的,当美联储购买更多国债时,它需要发行更多美元作为支付对价,这样资产和负债就能保持平衡。反过来,如果美联储想减少流通中美元的数量,它就需要卖出手中的国债,从而使得资产和负债规模同步缩减。

这里顺便解释两个专业术语:1。 准备金就是银行们为了防患于未然,必须在美联储那里存放一部分资金的余额;2. 流通在外的美元,是指大家手里的钞票和账户上的存款,这些都属于美联储对外发行的债务,所以计入了负债项。

很多人可能对资产负债表政策有些陌生,但没关系,我们用一个生动的比喻就能让你明白个中奥妙。

想象一下,美联储就是一家"印钞工厂",而美元就是它生产的"商品"。那么,它的资产负债表就相当于一个存放库存货品的"大仓库"。

当美联储需要"生产"更多美元时,它就会扩张这个"仓库",把自己印制的新钞票存放在里面,这个过程被称为扩表。

反之,如果它想要减少流通中的美元数量,就会缩小"仓库"的容量,将多余的钞票销毁掉,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缩表操作。

操盘手们什么时候扩表?什么时候缩表?最核心的逻辑就是:

扩表释放出更多流动性,助力全球资产价格上涨;

缩表则相反,会抽走市场流动性,压低资产价格水平。

所以,扩表常常伴随着降息,而缩表则伴随着加息。就像"仓库"扩大时要"生产"更多货品补足,而"仓库"缩小时则需要把货品收回去销毁一样。

美联储要"缩表",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手里的资产卖掉,同时收缩相应的负债。比如说,美联储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手中的 1000 亿国债,这样一来,国债这块资产就会减少;与此同时,国债被民间投资者买走,从他们银行账户上划拨 1000 亿美元付款,这一部分流通在外的美元也就归还给美联储了,抵消了 1000 亿的负债。如此往复,资产和负债同步缩减,整个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就能逐步缩小。

两把利器精密配合,引爆"美元海啸"

有了以上这些概念为基础,相信你已经初步领会了操盘手们的"双剑合璧"术是如何发威的了。降息跟扩表经常一起出现,因为目的都是让流通的钱变多,加息和缩表经常一起出现,是为了把流通的钱收回来。由于美元在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所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仅影响美国本土,还会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

当美联储降息并扩表时,就是在释放"双重动能"——一方面降息降低了美元的吸引力,让资金外流;另一方面,美联储往往也会选择同步扩表,新发行的美元又会为这些外流资金注入更多的"燃料",释放新增流动性来对冲资金外流的影响,也防止国内资产价格下跌过快。

  1. 降息降低美元资产收益率 美联储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意味着美国国债等美元计价资产的收益率下降。这会降低持有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促使全球投资者将资金从美国市场转移出去,寻求其他地区和资产更高的投资回报。
  2. 美元贬值资金外流加速 随着美元相对其他货币贬值,持有美元资产的国际投资者会加速将资金转出美国,以避免资产缩水。这不仅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也包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大量资金外流会进一步推低美元汇率。
  3. 扩表注入新的美元流动性 与此同时,美联储扩大购债规模(扩表),意味着向市场注入新鲜美元流动性。这些新发行的美元,实际上就是为那些外流美国的资金提供了新的"燃料"。
  4. 海外借款成本降低 美元贬值和利率下降,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海外贷款的实际成本降低,减轻了新兴市场国家和高负债国家的债务压力,使其有更多机会获得美元融资。
  5. 全球流动性宽松 由于美元作为全球主要计价货币和储备货币,美联储扩大美元供给就等于是在全球范围内注入了流动性,有助于各国经济复苏,刺激投资和消费。

反过来,当美联储同时加息和缩表时,就等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发出了一记"双重冲击波"——一方面利率上升让美元变得更"值钱",从而吸引全球资金涌入美国寻求"避风港",追求高收益投资。但问题是,如果这么多钱都流入美国,必然会导致国内流动性剧增,很容易引发资产泡沫。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加息时美联储就必须同时缩表,减少了流通中的美元总量,通过收回部分流动性来中和外资的涌入,避免了国内资产泡沫的产生。

  1. 加息导致美元利率上升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这会直接拉高整个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由于美国国债被视为"无风险资产",其收益率上升会吸引全球资金涌入美国债券市场,导致美元需求增加、汇率走高。
  2. 美元升值吸引国际资金流入 当美元相对其他货币升值时,持有美元资产的投资者可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会刺激全球投资者将资金转入美国股市、债市等金融市场,寻求资产增值和"避风港"。大量资金涌入会进一步推升美元汇率。
  3. 缩表减少流通美元总量 同时,美联储缩表意味着减少购买国债,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美元减少。这会抵消加息时资金涌入带来的通胀压力,避免资产价格过度膨胀形成泡沫。
  4. 海外贷款成本上升 美元升值和利率上升,会导致以美元计价的海外贷款的实际成本增加,加重了新兴市场国家和高负债国家的债务压力。
  5. 全球流动性收紧 由于美元作为全球主要计价货币和储备货币,其供给量的变化会影响全球流动性水平。美联储加息缩表政策的实施,等于是在全球范围内收紧流动性,导致资金货币供应减少,对各国经济复苏造成压力。

就这样,操盘手们通过配合使用这对"双剑",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美元海啸",让全球资产的涨落行情都跟着"潮起潮落"!

从历史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自 1980 年以来,美联储已经调控了 6 轮如此"潮汐轮回"。每一轮海啸袭来,都会让全球其他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暴跌;而等到海啸退去时,留下的则是一地的"便宜货"可供美元"淘金者"们疯狂掘金!

通过这一"双剑"并用的组合拳,美联储就能最大限度实现"精准化"调控,让资金在国内外有序流动,避免极端情况下对本国经济造成冲击。

例如,尽管在 2022 年美联储大规模收缩了 1.5 万亿美元的流动性,但同期的 GDP 增长率仍能维持在 2.1%的相对温和水平,没有出现经济衰退。这就是精准调控的强大力量!

剑术之精髓:国债流转与精准调控

那么,美联储到底是如何操纵这对"双剑"的呢?核心就在于美元和美国国债的相互转换。

我们先看扩表是如何操作的。比如在 2020 年疫情初期,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大规模购买了近 4.8 万亿美元的国债,将这些债券列为自己的资产。

与此同时,它也不得不发行同等价值的新钞票,作为支付国债购买款的资金来源。因此,从 2020 年 3 月到 2022 年 3 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飙升了近 5 万亿美元,创下了 8.96 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这实际上就是在向市场注入了约 4.8 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这笔钱从何而来?没错,就是美联储的"印钞机"狂转而出的。

那么缩表又是如何操作的呢?这里我们就要提到美联储持有的国债会发挥关键作用。

比如在 2022 年 6 月,美联储启动了加速缩表计划,决定每月从其资产负债表上卸载价值 950 亿美元的国债。与此同时,它也必须从流通市场中回笼同等数量的美元,以保持资产负债的平衡。

截止到 2023 年 3 月,这一轮缩表已经帮助美联储减少了约 1.5 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换句话说,它们通过出售国债,每月净收回了 950 亿美元的流动性。

这就相当于你手里原本有 100 元钞票,现在要把其中的 20 元收回来销毁。你必须先把这 20 元对应的资产卖掉,比如卖掉价值 20 元的股票或理财产品,然后才能真正收回那 20 元钞票。

通过这种精细化操作,美联储实现了对流动性的精准调控。当需要"宽松"时,购入国债释放流动性;反之则出售国债回笼资金,达到"紧缩"的目的。

这种精密的"双剑合璧"策略,正是美联储实现资金在国内外有序流动的关键所在。它们不仅能控制"钱的成本"(利率),还能控制"钱的数量"(扩表缩表),从而引导资金在全球市场中游走,潮汐地收割利润。

2024 年"美元海啸"临近

从上面的解析,相信你已经完全了解了美联储操纵"双剑合璧"的精髓所在。基于此,我们也可以对 2024 年即将到来的大行情做出一些精准预判了。

回顾 2022 年至今,美联储已经掀起了一轮全新的"美元海啸"。这一轮海啸的特点是,它同时出动了"双剑"——从 2022 年 3 月开始加息,再到 6 月份启动每月 950 亿美元的"火力全开"缩表。

在这"双重重击"的猛烈冲击下,全球资产可谓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底,这一轮缩表已经帮助美联储抽走了高达 1.5 万亿美元的全球流动性!

相当于每个月有 950 亿美元的"血汗钱"被狠狠掠夺,持续了长达 16 个月之久!难怪在这期间,全球资产价格都出现了恐怖的下跌走势。是不是就能理解港股和大 A 这两年下跌背后的一部分原因了。

但就在上个月,我们终于捕捉到了一些转机的曙光。2024 年 5 月 1 日美联储公开宣布,从即日起,缩表的月度"火力"将降低至 600 亿美元。

虽然只是一个"减火"动作,但对于饱受"双剑"蹂躏的全球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记沁人心脾的"解药"。因为它预示着,美元"海啸"的侵袭力度开始减弱了!

更让人振奋的是,这一转折很可能只是个开始。按照美联储此前的"潮汐"操作惯例,600 亿美元的缩表节奏其实已暗示了一个明确信号:缩表这把"剑"正在逐步放下,而降息这把"剑"很快就会被拿起!

一波新的"美元海啸"再次扑面而来

如果我们的判断没错,那么 2024 年的 6 月和 7 月,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关键的拐点时间节点。届时,美联储的"双剑"很有希望将向另一端转向:不再大规模缩表,而是会启动新一轮的降息进程,同时大规模扩张资产负债表,释放新一波"美元燃料"!

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一轮新的"美元海啸"即将重装上阵,开始从美国国内向全球扩散!

只不过这一次,它将携带的不是毁灭性的破坏力,而是温润的"滋润之水",哺育着那些在上一轮海啸中遭受重创、饥渴难耐的海外资产们重拾生机!

这一轮行情,无疑是我们所有投资者翘首以盼的时刻。因为当海啸来袭时,它将给我们带来一波又一波的"便宜货"可供淘金!

人民币资产独立自主,与美元"泊舟同渡"

在这注定将掀起全球大行情的"美元海啸"中,我们最不能错过的就是人民币资产的表现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就在不久前,我国央行已经放出了重磅信号:要在二级市场上开始买卖国债,从而为人民币发行权提供"国债做保"的支撑。

这一操作,意味着重大和深远。它预示着,人民币将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开始走上属于自己独立自主的周期路径,获得了"发行权的终极密码"!(对这块内容感兴趣朋友,可以点击头像到主页看往期相关视频)

当美元开启新一轮"海啸"时,人民币也将与之"泊舟同渡",迎来自己的一轮独立行情。而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无疑将成为最值得关注的"淘金点"!

因此,我给大家的建议是:除了密切关注 6-7 月份美联储会议的最新动向,也要提前做好人民币资产的精心布局。一旦发现确凿的"降息"信号,就要立即采取行动,抢先确保自己的"加仓"位置!

精彩绝伦的资本大戏即将拉开序幕

璀璨的大幕就要拉开,而两大主角当然就是"美元海啸"和"人民币自主行情"了。

一边是美联储的"双剑合璧"神功,将再次施展 360 度的无死角输出,把"美元潮水"推向全球每个角落;

另一边则是人民币资产凭借新获得的"发行权密码",与之"泊舟同渡",掀起属于自己的浪潮!

面对如此宏大的时代场景,我们这些小小的投资者该怎么办呢?当然是抓住时机,牢牢把握住两大主线,实现财富的最大化!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在两个方面采取行动:

重点一:紧盯美联储"双剑合璧"动向

一定要密切关注 2024 年 6-7 月份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这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很可能会释放出"降息扩表"的重磅信号。

一旦这一信号确认,就意味着新一轮"美元海啸"已经啼然而动。届时,无论是 Traditional 市场还是新兴市场,都将掀起一轮恐怖的资产重估浪潮!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灵活应变,紧盯各资产类别的行情表现,寻找可趁之机,果断进场抄底!

重点二:布局人民币资产这一增长新赛道

与此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国内的这一新赛道——人民币计价的各类资产。

无论是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还是 A 股、人民币债券,甚至是房地产、大宗商品等实物资产,未来都将少不了人民币的影子力量。

因此,提前对这些人民币资产进行系统性布局,将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投资机会。一旦"人民币自主行情"到来,估计也将掀起一波独立的牛市行情!

所以,朋友们,当"双剑合璧"与"人民币自主"这两大主线撞击交织时,我们要做好万全准备,勿失良机!

期待 2024 年这出资本大戏能为我们带来一场终生难忘的财富盛宴!让我们拭目以待,一同见证这浩瀚无垠的时代洪流!


上个视频解释了通过这种精密的"双剑合璧"策略,美联储实现了对资金在国内外的有序调控,并引导全球资产的涨落潮汐,收割利润。那么,在掌控了这把"终极密码"之后,美联储接下来会如何运作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最新的局势发展,与你我的关系

剑术之精髓:国债流转与精准调控

那么,美联储到底是如何操纵这对"双剑"的呢?核心就在于美元和美国国债的相互转换。

我们先看扩表是如何操作的。比如在 2020 年疫情初期,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大规模购买了近 4.8 万亿美元的国债,将这些债券列为自己的资产。

与此同时,它也不得不发行同等价值的新钞票,作为支付国债购买款的资金来源。因此,从 2020 年 3 月到 2022 年 3 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飙升了近 5 万亿美元,创下了 8.96 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这实际上就是在向市场注入了约 4.8 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这笔钱从何而来?没错,就是美联储的"印钞机"狂转而出的。

那么缩表又是如何操作的呢?这里我们就要提到美联储持有的国债会发挥关键作用。

比如在 2022 年 6 月,美联储启动了加速缩表计划,决定每月从其资产负债表上卸载价值 950 亿美元的国债。与此同时,它也必须从流通市场中回笼同等数量的美元,以保持资产负债的平衡。

截止到 2023 年 3 月,这一轮缩表已经帮助美联储减少了约 1.5 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换句话说,它们通过出售国债,每月净收回了 950 亿美元的流动性。

这就相当于你手里原本有 100 元钞票,现在要把其中的 20 元收回来销毁。你必须先把这 20 元对应的资产卖掉,比如卖掉价值 20 元的股票或理财产品,然后才能真正收回那 20 元钞票。

通过这种精细化操作,美联储实现了对流动性的精准调控。当需要"宽松"时,购入国债释放流动性;反之则出售国债回笼资金,达到"紧缩"的目的。

这种精密的"双剑合璧"策略,正是美联储实现资金在国内外有序流动的关键所在。它们不仅能控制"钱的成本"(利率),还能控制"钱的数量"(扩表缩表),从而引导资金在全球市场中游走,潮汐地收割利润。

2024 年"美元海啸"临近

从上面的解析,相信你已经完全了解了美联储操纵"双剑合璧"的精髓所在。

回顾 2022 年至今,美联储已经掀起了一轮全新的"美元海啸"。这一轮海啸的特点是,它同时出动了"双剑"——从 2022 年 3 月开始加息,再到 6 月份启动每月 950 亿美元的"火力全开"缩表。

在这"双重重击"的猛烈冲击下,全球资产可谓是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底,这一轮缩表已经帮助美联储抽走了高达 1.5 万亿美元的全球流动性!

相当于每个月有 950 亿美元的"血汗钱"被狠狠掠夺,持续了长达 16 个月之久!难怪在这期间,全球资产价格都出现了恐怖的下跌走势。是不是就能理解港股和大 A 这两年下跌背后的一部分原因了。

最近终于捕捉到了一些转机的曙光。2024 年 5 月 1 日美联储公开宣布,从即日起,缩表的月度"火力"将降低至 600 亿美元。

虽然只是一个"减火"动作,但对于饱受"双剑"蹂躏的全球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记沁人心脾的"解药"。因为它预示着,美元"海啸"的侵袭力度开始减弱了!

更让人振奋的是,这一转折很可能只是个开始。按照美联储此前的"潮汐"操作惯例,600 亿美元的缩表节奏其实已暗示了一个明确信号:缩表这把"剑"正在逐步放下,而降息这把"剑"很快就会被拿起!

一波新的"美元海啸"再次扑面而来

那么 2024 年的 6 月和 7 月,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关键的拐点时间节点。届时,美联储的"双剑"很有希望将向另一端转向:不再大规模缩表,而是会启动新一轮的降息进程,同时大规模扩张资产负债表,释放新一波"美元燃料"!

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一轮新的"美元海啸"即将重装上阵,开始从美国国内向全球扩散!

只不过这一次,它将携带的不是毁灭性的破坏力,而是温润的"滋润之水",哺育着那些在上一轮海啸中遭受重创、饥渴难耐的海外资产们重拾生机!

这一轮行情,无疑是我们所有投资者翘首以盼的时刻。因为当海啸来袭时,它将给我们带来一波又一波的"便宜货"可供淘金!

人民币资产独立自主,与美元"泊舟同渡"

在这注定将掀起全球大行情的"美元海啸"中,我们最不能错过的就是人民币资产的表现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就在不久前,我国央行已经放出了重磅信号:要在二级市场上开始买卖国债,从而为人民币发行权提供"国债做保"的支撑。

这一操作,意味着重大和深远。它预示着,人民币将逐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开始走上属于自己独立自主的周期路径,获得了"发行权的终极密码"!(对这块内容感兴趣朋友,可以点击头像到主页看往期相关视频)

当美元开启新一轮"海啸"时,人民币也将与之"泊舟同渡",迎来自己的一轮独立行情。而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计价的资产无疑将成为最值得关注的"淘金点"!

因此,我给大家的建议是:除了密切关注 6-7 月份美联储会议的最新动向,也要提前做好人民币资产的精心布局。一旦发现确凿的"降息"信号,可以适当调配资产!

精彩绝伦的资本大戏即将拉开序幕

璀璨的大幕就要拉开,而两大主角当然就是"美元海啸"和"人民币自主行情"了。

一边是美联储的"双剑合璧"神功,将再次施展 360 度的无死角输出,把"美元潮水"推向全球每个角落;

另一边则是人民币资产凭借新获得的"发行权密码",与之"泊舟同渡",掀起属于自己的浪潮!

面对如此宏大的时代场景,我们这些小小的投资者该怎么办呢?当然是抓住时机,牢牢把握住两大主线,实现财富的最大化!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在两个方面采取行动:

重点一:紧盯美联储"双剑合璧"动向

一定要密切关注 2024 年 6-7 月份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这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很可能会释放出"降息扩表"的重磅信号。

一旦这一信号确认,就意味着新一轮"美元海啸"已经啼然而动。届时,无论是 Traditional 市场还是新兴市场,都将掀起一轮恐怖的资产重估浪潮!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灵活应变,紧盯各资产类别的行情表现,寻找可趁之机,果断进场抄底!

重点二:布局人民币资产这一增长新赛道

与此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国内的这一新赛道——人民币计价的各类资产。

无论是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还是 A 股、人民币债券,甚至是房地产、大宗商品等实物资产,未来都将少不了人民币的影子力量。

因此,提前对这些人民币资产进行系统性布局,将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投资机会。一旦"人民币自主行情"到来,估计也将掀起一波独立的牛市行情!

所以,朋友们,当"双剑合璧"与"人民币自主"这两大主线撞击交织时,我们要做好万全准备,勿失良机!

期待 2024 年这出资本大戏能为我们带来一场终生难忘的财富盛宴!让我们拭目以待,一同见证这浩瀚无垠的时代洪流!


文章来源:出海志行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门户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澳洲门户APP

© 澳洲门户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