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门户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澳大利亚为什么不待见我们

2025-3-8 13:30| 发布者: 门户生活| 查看: 2024| 评论: 0

文章来源:东炜

澳大利亚对华态度缘何复杂化?历史纠葛、现实利益与战略博弈解析


澳大利亚为什么不待见我们

2025年3月7日,中澳关系再次成为国际焦点。尽管两国经贸合作持续深化(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2190亿澳元),但澳大利亚近期在军事、外交等领域的对华动作引发争议。这种矛盾态度背后,既有历史传统与地缘政治的深层影响,也涉及经贸依赖与战略自主的复杂博弈。


澳大利亚为什么不待见我们

一、历史传统与战略定位:从“英国附庸”到“美国跟班”

澳大利亚自殖民时期起便与英美保持紧密联系,其外交政策长期受制于“盎格鲁-撒克逊”联盟体系。二战后,随着英国国力衰退,澳大利亚转而全面倒向美国,成为“五眼联盟”核心成员。这种依附性战略定位导致其外交政策常以美国利益优先,例如在2019年率先禁止华为参与5G建设,成为全球首个反华“急先锋”。2025年澳大利亚军机擅闯中国西沙领空事件,被分析认为是延续其“遏华战略”的惯性行为。

二、经贸依赖与政治对抗的悖论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占澳出口总额15%-30%),铁矿石、煤炭等资源出口高度依赖中国市场。然而,这种经济依存并未转化为政治互信。2024年澳大利亚向WTO起诉中国对澳红酒采取反倾销措施,2025年又试图通过奥库斯联盟获取核潜艇技术围堵中国,暴露其“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矛盾逻辑。澳智库调查显示,61%受访者认为应加强对华合作,但政府决策仍被“泛安全化”思维主导。

三、国内政治生态与认知鸿沟

澳大利亚对华政策深受国内舆论环境影响。2017年以来,政府削减涉华研究经费至零,学者因客观研究遭死亡威胁,导致智库对中国的误判加剧。2025年民调显示,仅54%民众认为中国崛起对澳是机遇,远低于对美信任度(82%)。这种认知偏差使政治精英易将中国视为“威胁”,例如在台湾问题上频发挑衅性言论。


澳大利亚为什么不待见我们

四、地缘战略利益冲突激化

澳大利亚试图将南太平洋岛国纳入势力范围,但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合作深化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的关系,直接冲击其战略目标。2025年澳大利亚资助电信公司收购太平洋岛国网络资产,被指试图“排挤中国影响力”。同时,中国海军在南海常态化演习,被澳方解读为“威胁其西太平洋主导权”,进一步激化矛盾。

五、未来挑战与破局可能

当前中澳关系面临三大挑战:

美国遏华战略的裹挟:澳大利亚在军事演习、情报共享等领域深度配合美国,短期内难以摆脱“棋子”角色;

结构性矛盾难解:资源出口依赖与战略自主诉求存在根本冲突,如铁矿石贸易占澳对华出口87%,但价格谈判长期受制于人;

社会认知鸿沟固化:涉华研究断层导致政策制定缺乏理性基础,民意易被民族主义情绪左右。

破局需双方重建对话机制。2024年重启的战略经济对话和自贸协定升级是积极信号,但澳大利亚需平衡“价值观外交”与务实合作,避免重蹈2019-2022年关系断崖的覆辙。正如澳前总理基廷所言:“没有独立外交政策的澳大利亚,注定是战略上的输家。”


文章来源:东炜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澳洲门户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澳洲门户APP

© 澳洲门户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