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鲁政委![]() ![]() ![]() 香港,绿色金融,ESG 2025年2月,香港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跨机构督导小组订立了2025年度香港可持续金融发展的三项重点工作,包括发展可持续披露生态圈、巩固可持续及转型金融中心地位以及利用数据和科技促进可持续披露和融资活动。基于以上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本文将从政策框架、市场实践和产品创新等维度,详细梳理中国香港2024年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进展,并对中国香港绿色金融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中国香港遵循先按国际准则的部分要求开始,再全面实施本地准则,此路径兼顾企业的适应能力,逐步推动本地标准与ISSB全面融合。2024年,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通过修订《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并发布《香港可持续披露路线图》,逐步将本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ISSB准则)接轨。同时,香港会计师公会制定了《香港财务报告准则S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HKFRS S1)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S2号——气候相关披露》(HKFRS S2),明确了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实施路径,并计划于2028年全面强制实施该披露准则,旨在近一步提高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一致性和国际可比性。 巩固香港绿色金融与科技中心地位方面,中国香港的行动涵盖了构建绿色科技生态圈、绿色金融应用与创新、绿色金融标准、人才培训以及国际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等。政府通过发布《香港绿色金融科技地图》、资金支持和推动重点项目、发起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科技资助等计划以及修订《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等措施,支持绿色科技的发展,并提升市场的透明度。此外,香港还通过跨境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区域绿色科科技产业链整合两大方面,进一步深化与国际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 绿色金融市场方面,中国香港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中国香港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品种持续增长,发行量突破500亿美元,蝉联亚洲最大绿色债券市场,同时,如航运业转型债券和氢能项目专项债券等创新品种也相继推出,展现了中国香港绿色债券市场的蓬勃生机。绿色信贷方面,中国香港金管局延长了资助计划,中国香港银行业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并推出了绿色供应链融资等创新产品。 碳市场方面,中国香港在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跨境合作与区域联动均有所发展。首先,在碳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香港交易所的Core Climate平台进行了功能的拓展与升级。在提供人民币和港元双币种结算的基础上,新增了黄金标准(GS)认证和碳信用托管方式。另外,香港交易所还对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核准铝品牌实施强制性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排放汇报规定。其次,在跨境合作与区域联动方面,中国香港作为联通内地与国际的桥梁,正在积极探索与内地在碳金融领域的各方合作机遇。除与广州碳交所、北京绿金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外,中国香港还正积极探索“碳市通”的互通互联模式,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在国际合作方面,LME在2025年1月宣布批准中国香港作为其核准的交割地之一,使之成为LME已有的遍布美国、欧洲和亚洲32个国家和地区的仓储网络。 展望2025年,中国香港将继续从深化国际标准对接与本地化创新、绿色金融金融科技应用突破、优化区域协同与跨境机制、推进绿色金融市场与产品创新以及探索中国香港成为区域碳交易中心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巩固其作为绿色金融与科技中心枢纽的地位。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