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佚名 第二讲 照相机的主要结构 照相机,这个神秘的魔术盒由四个主要部件构成: 镜头、机身(含快门)、取景系统、感光材料装置。 一、镜头 1、定焦镜头,其焦距固定。 广角镜头:一般低于35mm的镜头为广角镜头,低于28mm的为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视角广,纵深感强,景物会有变形,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如建筑、集会等。 中焦镜头:一般在36mm到134mm的镜头为中焦镜头。中焦镜头比较接近人正常的视角和透视感,景物变形小,适合拍摄人像、风景、旅游纪念照等。 长焦镜头:一般高于135mm以上的镜头为长焦镜头,也被称为远摄镜头。其中,大于300mm以上的为超长焦镜头。长焦镜头视角小,透视感弱,景物变形小,适合拍摄无法接近的事物,如野生动物、舞台等,也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虚化背景的作用,拍摄人像。 2、变焦镜头,其焦段变化,不好一概而论。假设其焦段在广角、中焦、长焦的一段或者两段间变化,也可以称为广角变焦镜头、中长变焦镜头等。 3、折叠增倍镜 增倍镜是能够增大相机光学变焦倍数的镜头。如果光学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其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一个2倍的增倍镜,套在一个原来有4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上,那么这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由原来4倍变为8倍,即以增距镜的倍数和光学变焦倍数相乘所得。但是会降低相对应的有效光圈,如2倍增倍镜就会降低相当于2级的有效光圈。但多数对应的镜头仍能完成自动对焦下的拍摄。 镜头的光圈 镜头的光圈大小用光圈系数f表示,f=镜头焦距/光孔直径。因此,对同一焦距的镜头来说,f系数越小,表示光孔越大;f系数越大,表示光孔越小。通常镜头上f 系数的表示方法有一档的变化,如f1、1.4、2、2.8、4、5.6、8、11、16、22、32、45、64等;有二分之一档的变化,如f2、2.4、2.8、3.5、4、4.8、5.6、6.7、8、9.5、11、13、16等;还有三分之一档的变化,如f4、4.5、5、5.6、6.3、7.1、8、9、10、11、13、14、16等。具体到某只镜头, 其f系数通常只具备其中连续的5至8档。 二、快门 在摄影界,许多人把快门曝光时间成为快门速度。 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机构。是照相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及功能是衡量照相机档次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至于单反相机常见的b快门功能,虽然可由你自由决定曝光时间的长短,拍摄弹性更高,不过大多数的便携消费性数码相机都还不能支持,最多提供如2秒、8秒、16秒等较慢速度的默认值。 快门速度单位是"秒"。专业135相机的最高快门速度达到1/16000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差一级。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级或称低一级。 手振:持机姿势不正确,选择快门开启时间过长,按机动作过重等引起的振动。 机振:快门运动与取景反光镜片的冲击引起的照相机的振动。 三、取景系统 高档单反数码相机上,除了装置LCD液晶取景器外,还保留通过镜头直接观察的光学取景器。 四、感光系统 ISO:一般光线设置100-400,微软光线下拍摄可以设置800-1600以上。 景物投影进入照相机后分成三路: 1、第一路向上进入取景框,供摄影者观察。 2、第二路往下反射到电子芯片测光,进而发出指令,调节好光圈和快门开机曝光。 3、第三路在中间到达感光载体,供拍摄曝光用。 文章来源:佚名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箐英文化传媒及旗下亚太箐英澳洲城市门户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asianpacificelite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