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门户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正确认识无人机航拍存在的问题

2022-8-9 19:49| 发布者: 摄影数码| 查看: 2607| 评论: 0

文章来源:无人机俱乐部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航拍新闻的实践更加深入。一方面,无人机作为一种采访工具在电视拍摄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另一方面,无人机航拍存在的问题也被充分暴露。


问题之一:社会“黑飞”行为扰乱无人机航拍秩序


无人机的操控涉及法律、电磁、气象等多方面的知识,仅掌握简单的开关机和飞行位移是远不能保证飞行安全与规范的。实际上,因为培训机构缺乏,培训费用昂贵,培训周期漫长等多种原因,大多数飞手并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学习培训,只是在商家的简单操作指导下便进行飞行实践,规范飞行意识差,飞行技巧掌握不到位。这些无人机飞手一旦违反无人机飞行管理的相关法规“黑飞”,就会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以市面常见的四旋翼航拍无人机为例,其翼片厚度一般不超过3mm,工作状态下的马达转速可达每分钟可达7000转,飞行速度可达16.3m/s(58.7km/h)。如果飞手在新闻现场操作不当或者失误,带给现场人员人身安全的威胁不可想象。


问题之二:相关管理制度存在“一刀切”


电视是社会公众服务事业,与一般的个人航拍飞行活动和商业航拍飞行活动不同,电视新闻具有基础的社会服务性质,行业具有成熟的新闻制作、人才管理和职业伦理规范,运用无人机航拍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有一定约束和保障。这一点和自发性、追逐利益的,个人的、商业的航拍飞行行为明显区分。


为适应无人机行业发展的现状,规范其发展方向,近年来,中国民用航空局有针对性的出台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无人机行业发展的规章和制度,对无人机管理和约束越来越紧,笼统界定经营性飞行活动,没有将新闻行业的特殊性考虑在内,制度存在明显的“一刀切”。


新闻主管部门能否积极作为,结合行业实际与民航单位沟通协调,制定出一套符合既符合无人机管理行规又符合电视新闻性质和特点的管理办法,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之三:无人机航拍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完美


随着实践的深入,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新闻实践中的缺点愈发明显,越来越的业界人士逐渐形成共识,无人机航拍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完美。



文章来源:无人机俱乐部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箐英传媒及旗下的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asianpacificelites.com。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澳洲门户APP

© 澳洲门户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