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门户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摄影术的起源

2022-8-16 12:55| 发布者: 摄影数码| 查看: 2223| 评论: 0

文章来源:靖江市好叔叔摄影馆


当我们拿起手中的相机时,不一定都知道摄影是在什么时候兴起和诞生的。了解摄影的起源和发展对我们全面地了解摄影的历史和现状有很大的帮助。


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1250年,欧洲修道院道士马格纳斯发现银盐受光变黑的现象。这样,发明摄影术所需的两方面基础——物理学与化学新认识,为摄影术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1802年,英国人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此二人被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 1816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塞费尔·尼埃普斯用自己定名的“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并使用它制作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819年,英国人赫谢尔(John Herschel)发明了定影法,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从而可长期保存影像。其方法一直被沿用至今。


1822开始,法国人约瑟夫·尼塞费尔·尼埃普斯(1765——1833),研究以玻璃板为片基固定影像。1825年,取得以金属版固定的影像。这就是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蚀法”。 1825年,尼埃普斯用晒相法在涂有沥青的石板上制作了《牵马少年》照片。画面翻拍十七世纪的一幅荷兰版画。


1826年,世界上第一幅实景照片《窗外》问世,是法国尼埃普斯尼埃普斯在经过13年的反复实验后,于1826年拍摄的他住房窗口外的景况。他把一块涂有能感光的沥青层的白蜡板放置在暗箱里,把暗箱固定在他的工作室的窗口,曝光了8个小时,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获得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尼埃普斯把他这种用日光将影像永久的记录在玻璃和金属板上的摄影方法,称作“日光蚀刻法”,又称阳光摄影法。他的摄影方法,比达盖尔早了十几年,实际上应被称为摄影术的发明者,只是由于尼埃普斯为保密而一直拒绝公开,也就未被予以公认。美国盖蒂研究保护所的科学家最近对这张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片进行全方位分析后认为,这张照片至今保护完好。科学家正在设计一个内含惰性气体的密封盒,以求使这张照片能够再保存数百年。这幅照片最后一次公开展览的时间为1898年,此后一度销声匿迹,直至1952年才重新面世。科学家杜森·斯图里克说:“如果你想一想照片的整个历史,还有胶片和电视的发展,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从这第一张照片开始的。这张照片是所有这些技术的老祖宗,是源头。也正因如此,它才那么令人激动。”



文章来源:靖江市好叔叔摄影馆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箐英传媒及旗下的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asianpacificelites.com。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澳洲门户APP

© 澳洲门户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