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环球Tech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陈 曦 8月2日,米家眼镜相机亮相,出品方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北京蜂巢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科技)。蜂巢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夏勇峰认为,它不是增强现实(AR)眼镜,可它是自10年前谷歌眼镜发布以来,当下AR眼镜的“最优解”。 10年前,谷歌眼镜横空出世。然而这件尖端科技产品很快便暗淡了下来。此次米家眼镜相机的出现是AR眼镜卷土重来的信号吗?对此,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软件学院副教授翁仲铭认为,AR眼镜想要翻红,还需在相关技术领域持续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感,同时也需要出现“爆款”的应用场景。 各路玩家纷纷涌入AR眼镜新战场 2012年,谷歌眼镜首次采用了AR技术,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一样,可以把重要资讯推送到佩戴者眼前。谷歌宣称,可以利用这款眼镜进行拍照上传、视频通话、邮件处理、查询天气路况等操作。 然而,2013年4月,当这款引起广泛关注的硬件产品推向市场后,并没有点燃消费者的热情。 除了1500美元的高昂价格成功劝退了很多想要尝鲜的人之外,谷歌眼镜与其宣传相差甚远的体验感也让不少消费者失望。“发热、续航时间短、缺少‘爆款’应用等都是谷歌眼镜没有流行开来的原因。”翁仲铭分析道,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谷歌眼镜在硬件、使用体验等方面的不完美,在短期内都是难以解决的,这也决定了其成本难以控制。 翁仲铭举例说,以芯片技术为例,10年前芯片制程工艺还是45纳米,谷歌眼镜使用了一颗双核心的处理器,导致眼镜发热严重,同时续航也只有1小时,这是谷歌眼镜的最大短板。 虽然谷歌眼镜是个划时代产品,但由于那时的AR技术尚未成熟,谷歌也无奈地在2015年初将谷歌眼镜项目取消了。 然而,随着AR产业的发展以及元宇宙概念的火爆,如今AR产业业内盛传着“2022年是国内消费级AR眼镜元年”的论调。 文章来源:环球Tech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箐英传媒及旗下的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asianpacificelite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