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门户网 首页 热点资讯 查看内容

务工者加入“斜杠大军”,副业如何不变“负”业?

2022-10-15 12:16| 发布者: 摄影数码| 查看: 2146| 评论: 0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阅读提示


许多务工者利用闲暇时间,将副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与此同时,也随之产生一些负面问题,如有的务工者急于求成,陷入“副业焦虑”,荒废了主业;有人匆忙入场,反被副业“割了韭菜”。专家提示:要平衡好副业和主业、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不断提升就业能力,以免增收不成反给自己增添负担。


6月29日晚上8点,外卖小哥杜杨虎结束了一天的配送,回到家打开电脑,他的副业紧接着开工。白天,杜杨虎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骑手,晚上,他成了坐拥6.5万粉丝的平台“大V”。


近年来,许多务工者和杜杨虎一样,抓住社会发展的新机遇,大步迈入“斜杠青年”之列。他们利用闲暇时间,或增加收入,或发展爱好,将副业经营得风生水起。与此同时,“斜杠”之路也暗藏陷阱。有的务工者急于求成,陷入“副业焦虑”的同时荒废了主业;还有人匆忙入场,择业时不加甄别,反被副业“割了韭菜”。那么,副业如何不变“负”业?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


斜杠群体的多面人生


3年前,老家在四川农村的杜杨虎摸索着发出了第一条视频,没曾想收获了500多万播放量,以及1万多元平台补贴。“既能赚外快,又能被这么多人认识,特别有成就感。”尝到甜头后,杜杨虎一头扎了进去。


将近一年,杜杨虎每天花一半的时间在副业上:钻研内容、精剪视频、跟粉丝互动。骑手的工作就是天然的素材,他拍路上的见闻,拍城市的风貌,也记录和顾客之间的暖心事。


在视频里,他帮不便出门的女顾客买卫生巾,受家长之托给中学生送外卖……发出第一条视频一个月后,杜杨虎就接到了第一个广告,“虽然出爆款很难,但最火的时候,一天进账七八十元不是问题。”


面点师、电焊工、健身教练……记者发现,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务工者不在少数。他们往往立足主业,或是分享专业知识,或是记录职业瞬间,成功找到与观众的连接点。


相较于做博主,90后吴闯的副业有所不同。来自湖南的他在北京做外墙清洗,主业的不稳定让他常有危机感:“太冷干不了,太热干不了,刮风下雨干不了。”如何利用大把的空闲时间?开网约车门槛低、时间自由,成为刘闯开拓副业的首选。


从此,半年“游走”于高空,半年飞驰在路上,他的生活状态随时切换。“之前每逢主业淡季,我就回老家待着,留下开车虽然辛苦,但多一份收入,心里也踏实许多。”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副业每月最多1.5万元的流水,净赚8000多元。


对于近年涌现的“副业热潮”,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分析称,一方面,在“双创经济”的影响下,职业价值取向越发多元,很多务工者通过发展副业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在技术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让副业形式更加灵活,也让闲置的劳动力资源价值最大化。


新探索也伴随新风险


副业并不总是带来收获,苦涩与无奈也如影随形。大专毕业后,郑菲进入辽宁大连一家日资电子厂做文员,近几年厂子生意萧条,为了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她利用网络做起了小生意:“朋友介绍了一个服装代理商,我一次性囤了3000元的货,主要卖内衣、睡衣和配饰。”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码下载澳洲门户APP

© 澳洲门户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