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拍微电影 最近很流行「我四渣渣辉」这句话,它其实是「我是张家辉」的谐音,来自古天乐和张家辉代言的一款网络游戏。 于是就有了一个笑话,张家辉遇到张嘉佳,说,「你好,我四渣渣辉。」 张嘉佳回答说,「你好,我四渣渣渣。」 关于那款代言游戏《蓝月传奇》的广告词是这样的:「大渣好,我系咕田落,我四渣渣辉,叹惋揽月,介四里魅有碗过的船新版本,挤需体验三番钟,里揍会干我一样,爱像介款游戏。」 两人不纯粹的港普为原本意思简单明了的台词平添令人忍俊不禁的喜感,也带火了「渣渣辉」这个称呼。中国娱乐文化的分众定位与「渣渣辉」所带来的意在言外一样,歪打正着击中了比较广大的普罗群体。 这三个字成为一时的流行语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影迷们对张家辉的关注,但热衷于追逐热点的大众,也许并不太有欲望了解「渣渣辉」的成长与奋斗,在大家习惯了遗忘的时代,可能对他数年前创造的个人事业高峰也已经不甚了了。 对于我们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港片明星或者导演有很多,可以是一年演十几部戏的刘德华,也可以是一年拍接近十部戏的王晶,还可以是不管主演还是导演都会让影片打上自己标签的周星驰。 但我们却不太常提到张家辉,至少不会把他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来提起。 就像我第一次看的张家辉作品《决战紫禁之巅》,尽管他是当仁不让的男主角龙龙九,然而是插科打诨的喜剧形象,吸引力远不如戏份不太多的刘德华饰演的叶孤城。 文章来源:拍微电影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我方观点。亚太菁英传媒及旗下澳洲门户网(ozportal.tv)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info@ozportal.tv。 |